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我们要追什么样的星?
本报记者张琼于虹
    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在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前缅怀英烈

    我市青年在宝鸡烈士纪念园纪念张向博烈士

  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市许多单位、企业、学校、个人纷纷前往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凤县革命纪念馆、扶眉战役纪念馆等地,祭奠英烈,缅怀英雄。李琦、曹永丰、赵德懋、耿荣昌……这些革命先驱和英烈的名字,在宝鸡人口中被一次次念及。真正的英雄人物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尊崇,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部分人过分追逐娱乐明星、追求粉丝经济、不良“饭圈”文化走红的今天,我们不禁深思,我们该追什么样的星?我们该以什么样的人为精神崇拜的偶像?
  你追逐的是什么星
  你追过什么星?缘何以他为精神偶像?
  今年90岁的中铁宝桥退休职工凌传雄回忆:“我青年时追的星是铁路工地上的共产党员工友,他们改变了我的精神追求。”上世纪50年代,凌传雄中专毕业后到北京铁道部第一施工处报到,被分配到丰沙铁路修建穿越燕山、跨永定河的大桥工地。当时气候寒冷,工地交通不便,主食多为粗粮,蔬菜只有萝卜和土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修铁路,凌传雄起初有点不适应,但他发现工地上有几位工友,他们从不叫苦喊累,铆足了劲修铁路,而且为人敦厚,热情帮助困难工友。凌传雄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几位工友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心系国家发展、志向高远。自此,凌传雄就以这几位共产党员工友为榜样,勤学苦干,立志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丰沙线大桥建成后,凌传雄转战到京广线正定建设滹沱河大桥,他每天爬高测线路、下坑纠偏差,成功完成了全桥的桥墩定位任务。1956年,凌传雄经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市大三学生蔡潞舟说:“我虽然不是医学专业学生,但我敬重的偶像是钟南山院士。每个女孩子都有崇拜英雄人物的情结,我觉得在抗疫中钟南山、陈薇等人就是英雄,他们勇敢、专业、儒雅。”蔡潞舟认为,盲目追求娱乐、影视明星不可取,真正明亮的星能给人向上向善的力量。在偶像力量带动下,蔡潞舟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我市创文志愿者队伍,做力所能及的事儿。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些不良追星现象:有人过分追逐“花美男”、有人为网红“刷礼物”攀比炫富、有人为了“流量明星”互撕……半月谈杂志社曾对全国2万多名12岁至18岁中学生开展“青少年追星调查”,调查问卷显示,有42.2%的中学生自小学开始了追星生活,有50%的中学生追星时间在3年以上。“混饭圈”、为偶像“打榜”“刷流量”、参加“饭圈”应援活动,成为部分青少年缓解压力、寻找快乐的方式,一连串娱乐、综艺明星的名字,频频出现在部分青少年口中。
  同济大学教授顾祥林曾在媒体上说:“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饭圈’应援行为会导致以金钱和名利为导向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学习,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
  什么样的星值得铭记
  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历程中,有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也有战“疫”之星、科技之星、扶贫之星等,他们才是光芒持久的星,值得我们尊崇。
  在引导青少年树立榜样方面,我市许多学校做了积极的引导和实践。宝鸡高新第一中学曾邀请我市3位援鄂英雄走进校园,向孩子们分享在武汉支援抗疫工作中的真实经历。一张张生动的武汉战“疫”图片,一个个感人的战“疫”故事,组成了一堂抗疫英雄战“疫”的生动思政课。同学们通过现场和云直播聆听学习,许多学生被打动。有位同学说:“我感觉她们太辛苦了,我要好好学习,不是只为了成绩,而是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帮助更多的人。”还有位同学说:“我突然来了灵感,我要为她们画一幅画。”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与文化旅游学院学生辅导员袁文慧介绍,假期期间,学院组织学生在线上开展抗疫英雄事迹学习会,会后,许多学生在当地参与了防疫志愿工作。还有一次,袁文慧组织学生学习扶贫青年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带领乡亲脱贫,不幸因公牺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谱写了青春之歌。学习完黄文秀的事迹后,几位曾是建档立卡的大学生逐一发言,表达了对黄文秀的敬佩,分享了自己家庭因扶贫而发生的巨大变化,并表示要在学业有成后回报社会。
  可见,追星、崇拜偶像本身并不是坏事,而在于追什么样的星。有些明星在银幕上光鲜亮丽、现实生活中却丑态百出,这样的所谓明星不值得追,而要追那些默默奉献、淡泊名利、推动国家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真正的星。
  如何让正能量之星贴近青少年
  青少年思维活跃,喜欢接受生动有趣的事物,对枯燥的传统说教较为抵触。这就需要在引导、宣传正能量及榜样的时候,采取多样而丰富的方法,开发利用宝鸡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不失为一个办法。
  3月30日,在刚建成的岐山县雍川镇何家村红色教育馆内,村党支部书记苗保岐、老党员苗晓智正在给村里的孩子讲故事,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苗保岐和苗晓智讲的红色故事就发生在何家村:1946年,苗养田、苗世英等人多次利用家中地道保护地下党员安全转移;1949年扶眉战役后,何家村乡亲组织起帮扶队,自发为解放军抬担架、打扫院落,参加支前运输队;上世纪50年代,苗兴中、苗培林、苗生海等人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从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何家村共有32位青年参加战斗,其中5人献出生命。听到这些故事,11岁的男孩苗李庚说:“没想到咱村上有这么多英雄人物,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谈及建设何家村红色教育馆的初衷,苗保岐说,现在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娃娃们对村上的英雄人物不清楚,与其让娃娃们追抖音网红,不如让他们了解咱村的英雄人物,干了哪些利国利民的事儿,这对返乡青年、村里党员、小娃娃们的思想有正面引导。于是,村里将废弃的教室改建成了何家村红色教育馆。
  宝鸡文理学院教师于乐说,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榜样还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用过于生硬的方法去灌输,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性强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同时,多制作一些像《跨过鸭绿江》《山海情》等宣传英雄人物、时代主旋律的优秀影视剧,拉近青少年与正能量之星的感情距离。此外,还可通过舞台剧、抖音等青少年喜欢的传播方式,加强对英雄人物故事的宣传,使正能量之星的光辉形象,印刻在青少年心头,形成崇敬英雄、追求战“疫”之星、科技之星、扶贫之星的优秀精神风貌。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