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八小时之外需慎独
关华
  “我在八小时之外没有健康的爱好,下班之后就开始呼朋唤友,喝酒唱歌,导致斗志松懈,无心上班,更谈不上有干事的激情。”前不久,广西玉林原副市长禤甲军因受贿罪获刑,反思自己如何走上犯罪道路时,他悔恨地这样说。禤甲军的忏悔也给每位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八小时之外”更应严格要求自己,筑牢“慎独”防线。
  “慎独”一词出自《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是指人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八小时之内是工作时间,受到组织的约束和监督;八小时之外是“业余时间”,在组织和纪律监管不到的地方,就需要党员干部谨慎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
  要在“八小时之外”做到“慎独”,首先要坚持学习,筑牢思想根基。上班期间,党员干部大都忙于本职工作,难得静心学习、潜心阅读。因此,要充分利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自觉学习充电,提升个人能力修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通过阅读古往今来的经典论著,进一步提升个人素养,从而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要在“八小时之外”做到“慎独”,还要强化自我约束,把握交友尺度。“八小时之外”是滋生各类腐败的“温床”,十八大以来,许多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之所以落马,都与其在“八小时之外”交友不慎、沉溺灯红酒绿有关。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净化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自觉抵制各种外来的诱惑。要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政治定力,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个人爱好,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在“八小时之外”做到“慎独”,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的试金石,更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只有时刻绷紧自律这根弦,常修从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在全社会树立清正廉洁、昂扬向上的党员干部形象,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好转。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