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眉县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国家试点工作纪实
    总院下派业务副院长在横渠卫生院做手术

    眉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于雅琴下乡义诊

    2020年3月26日,眉县健康共同体总院成立。

  本报记者朱百强
  继2019年被表彰为全省医改工作先进县之后,2020年,眉县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国家试点工作:组建健康共同体总院和副中心,通过实施分级诊疗、科室共建、信息共享、医防融合等战略举措,初步构建起管理、责任、利益、服务“四位一体”的整合型现代医疗卫生管理体系,实现了医护患者满意、多方利益共赢的喜人局面。
  齐抓共管构建高效卫生健康管理体系
  为搞好试点工作,眉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的国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出台了《眉县县域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眉县健康共同体总院人员统筹管理使用办法》《眉县2020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总额预付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建立医务人员合理流动和医保基金“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由县人民医院牵头,整合11个镇卫生院及辖区152个村卫生室,兼顾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功能定位,组建健康共同体总院。成立总院党委、纪委,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组建8个管理中心、8个业务中心、8个专家小组,构建责任管理精细化、县域服务同质化的整合型现代医疗卫生管理体系。县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和100万元卫生人才培养经费,支持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
  外引内联打造县域医疗人才技术高地
  总投资5.6亿元,先后实施了眉县人民医院、眉县妇幼保健院的新建和眉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建设,持续开展“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专项行动,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群众评价得到跨越式提升。县级医院与省市三甲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加入23个专科联盟,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先后引进西安交大一附院、淮安市人民医院等医院107名专家教授,扶持建设重点科室,建设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重点专科7个,设立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站1个、省级临床专家门诊5个,为县级医院培养学科带头人15名、骨干人才37名。县委组织部、县卫健局安排32名青年骨干人才赴北(京)上(海)广(州)知名三甲医院进修学习,31名基层人员完成本科学历提升,人才荒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县级医院先后引进腔镜手术、关节镜手术、肿瘤活检等29项整体高精尖技术,分别实施县人民医院胸痛、卒中、介入、影像4个中心和重症医学科建设,县中医医院“康复理疗中心”、中医药服务区和老年病科建设,县妇保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自主开展钬激光碎石术、全关节置换术、妇科肿瘤根治术等34项新业务、新技术,手术占比、急危重症患者占比、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科室共建激发镇级医疗卫生发展活力
  齐镇三星村村民申致侠在镇卫生院就诊时,被诊断为腹股沟斜疝,需手术治疗。按照惯性思维,她和家人决定赶紧去县上治病。值班大夫侯龙刚说:“我就是县中医医院下派的外科医生,目前挂职担任齐镇卫生院业务副院长,像您这个病,不用跑县上,我就可以为您做手术。”申致侠和家人带着迟疑接受了侯龙刚的建议,手术非常成功。她高兴地说:“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做手术,除过报销部分只花了700元,家人照顾也方便。”出院第二天,她的家人将一面写着“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除病痛”的锦旗敲锣打鼓地送到镇卫生院。侯龙刚说,以前,齐镇卫生院连外伤缝合之类的手术都做不了,现在能做10余类手术,确实为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
  按照“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一镇一特色”的改革目标,眉县将基础较好的槐芽、横渠、金渠、齐镇4个卫生院定位设置为区域医疗健康副中心,由县级医院投入资金、设备、技术,建设疼痛、中医骨伤、肛肠、普外4个特色科室,并下派一名业务副院长长期定点帮扶。在其他卫生院建设中医馆,提升基层慢性病诊疗和健康保健水平。县总院优先保障镇卫生院用人需要,固定1-2名副主任医师每周下基层开展业务帮扶,大力开展41种日间手术和19种中医适宜技术,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二级医院临床专家的有效诊治。
  一天清晨,下派横渠卫生院担任业务副院长的张清涛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家住横渠镇风池村的朱爱贤脚部受伤,血流不止。张清涛检查发现,她整个脚底几乎完全剥脱,骨头、肌腱、血管全部损伤。张清涛迅速联系县中医医院骨科和麻醉科主任,讨论病情、制定方案,为患者实施了“左足严重剥脱伤伴第五跖骨基底部粉碎骨折清创缝合韧带修补骨折内固定术”。朱爱贤康复出院后,逢人就说:“我真没想到,在咱横渠卫生院得到最好的治疗,救了我一命。合疗报销后,只花了1000多块钱,放到大一点的医院,少说也得花几千块。”
  记者在采访中获知,像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槐芽中心卫生院院长申爱成说:“我在基层医院当了十几年院长,以前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现在医生从早忙到晚,大家没有怨言,累并快乐着。”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眉县3家县级医院和11家镇卫生院共建特色科室7个,收治住院病人1619人,较去年同期增长47.2%,为群众节约医疗费用159万余元。
  陕西省卫健委党组书记刘勤社对眉县镇级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的各项举措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眉县为全省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粘贴”的医改经验。
  优化结构织牢织密农村卫生健康保障网
  眉县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将全县152个村卫生室全部设置在村委会或村级阵地,按照“五室分设”标准免费保障业务用房。县财政每年安排每个村卫生室2000元管护资金,用于基础设施修缮和医疗设备更新,对村卫生室水、电、气等价格按公益类项目标准收取,并按规定给予减免优惠。县卫健局建立乡村医生进入退出机制和在职进修培养机制,明确准入和退出条件,优先聘用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质人员,鼓励在岗乡医自主提升学历,总院为乡村医生每年在县级医院安排提供免费进修学习机会,不断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结构。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人员、财务、绩效、考核、药械、业务“七统一”管理,按照绩效考核结果,足额落实兑现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将不少于40%公共卫生资金拨付给村医,县财政按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为村卫生室负责人购买了新农村养老保险,多渠道稳定村医待遇。
  联通“孤岛”
  建立县域卫生健康信息网络
  7月9日,横渠镇万家塬村任发贵老人因右腿膝盖长期酸麻浮肿,来到镇卫生院看病。值班大夫通过医院远程诊疗视频系统,与县人民医院专家联系。专家看了任大爷的病历资料和片子后,在网上给出指导意见。任发贵也成为横渠卫生院第一个享受远程会诊服务的患者。
  眉县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县域一体化卫生健康信息集成平台,配套办公管理自动化、人财物监督管理两个系统,建成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电子病历共享4个中心,县、镇、村三级卫生健康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在县卫健局、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5
  个层面实现信息共享互认。推广“医院可调阅、群众可查询”信息共享平台网络。优化电子病历系统,整合对接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信息数据,实现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实时共享。推广居民电子健康卡,所有县级医院实现“一码通用”,群众可在PC端、Pad端、手机端实时查询医疗健康数据信息。
  信息多跑腿,群众少受累,就医更便捷,服务更满意。任发贵老人高兴地说:“现在太方便了,用视频就能看病,县上专家网上看我病历,开药,省了路费,花费不贵。”
  挂职金渠卫生院业务副院长的县人民医院外二科骨干医师张小强说:“过去,基层医院遇到疑难病例,无法立即得到上级专家指导,只能转院治疗。有了远程诊疗系统,通过视频就能面对面交流学习,基层做的检查数据也实时上传到远程中心,免去了群众奔波之苦。我们通过专家指导,也获得了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
  未雨绸缪实现医防融合卫生健康职能转变
  年近80岁的金渠镇河底村村民刘海洲老人最近心情倍儿爽,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原因是不仅天天能和一帮子老伙计在村幸福院聊天,连困扰自己十多年的高血压病也得到彻底缓解。无病一身轻的老刘逢人就说:“共产党真好,国家把咱从头到脚管完了,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新一轮大医改中,眉县以慢病管理为突破口,制定了《医防融合技术操作指南》和《慢病分级诊疗工作方案》,利用老年人和慢性病体检项目,对15种慢病按照标准进行评估,对病情稳定患者实行免费和有偿签约服务,对病情反复患者由镇卫生院收住院治疗,对病情加重和出现并发症、危象患者由县级医院收住院治疗。投入200万元,在镇卫生院设立健康管理中心,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公共卫生体检管理两个
  系统,将居民健康档
  案、慢病签约服务、重点人群体检等
  公卫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进行对接融合,解决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眉县健康共同体总院推行1名村医+1名镇卫生院医生+总院服务团队的“1+1+X”签约服务新模式,组建多个县级“X”团队,全程参与14项公卫项目,形成健康教育、免费体检、疾病筛查、评估反馈、精准施策、中医康复、追踪随访“七步工作法”,实现医健体工作重心从“以治疗为主”向“以预防为主”转变。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眉县积极探索医防融合新模式,创新工作思路,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早干预、早发现、早治疗,大幅度全方位地前移慢性病防控关口,让广大患者切切实实享受到了实惠和便利;共举办巡诊义诊68场次,服务群众15700多人次。由总院组织专家到各镇开展慢性病专业知识培训35场次,组建77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整体覆盖33万群众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全县31656名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已经签约。越来越多的慢性病患者被网格化加入到162个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中,在全县13个“健康小屋”就近自主开展患者自我检测,有效形成了“防—治—管”生命全程关爱体系。横渠卫生院全科医生刘宏感慨地说:“签约实现了慢病诊疗全覆盖,加之有了上级医生的指导,觉得为基层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更有底气了。”在河底村养老院,与刘海洲老人一起在这里颐养天年的孙喜爱婆婆说:“年轻时咱为国家作贡献,老了党和政府把咱冷暖挂念,一切都包办!”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激发了眉县各项卫生健康工作活力,群众从中切身感受到医改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县级强、镇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发展目标初步落地,服务百姓健康的“最后一公里”正在打通,群众看病就医的“痛点”和“难点”问题被高度关注并有力解决,健康眉县、幸福眉县建设走出了关键一步。
  “今年,我们最大的挑战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健康扶贫收官战,最主要的还是推进医改。医改是长期而艰巨的,需要破解的难题很多,医改的成效也直接影响全局工作成败。”眉县卫健局局长达军平在接受采访时说,“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少跑路甚至不跑路;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积极性,留住人才,发展事业;最大限度为国家节约医保资金,分级诊疗,避免医疗资源浪费,这就是我们全力破解的重大课题和努力方向!”
  (眉县卫健局供图)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